2020年4月22日下午 “开云注册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汇报会”在博学楼C401举行。副校长赵翠华、科研处处长李洁、各二级学院院长及有关人员参加会议,会议由科研处副处长赵东阳主持。
会上,李洁结合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等相关部门文件精神就我校学科建设、学科发展方面做出重要部署,并重点对各学科存在的问题、经费问题提出了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,10个二级学院分别进行了汇报,其中我院“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”重点学科负责人彩云就学科建设情况、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、学科建设未来规划与工作部署、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汇报。2019年“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”学科团队围绕地方文化优势凝练研究方向,共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4项,市厅级项目8项,结项省部级课题3项,出版专著2部,C刊3篇,核心期刊5篇,普刊25篇,实现了科研服务地方文化的成果有效转化。
听取了各学院汇报后,副校长赵翠华对我院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,针对我校重点学科建设强调,学科发展要立足地方、需要做好历史性规划,各学科团队要形成合力,联合攻关,为学校申报硕士点夯实建设基础。

赵翠华副校长在讲话

李洁处长在讲话

彩云博士汇报工作
附“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”重点学科
“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”重点学科2017年获批,由彩云博士担任学科负责人,学科现有骨干研究人员13人;职称结构上,教授2人,副教授5人,讲师6人;学历结构上,博士7人,硕士5人,学士1人。其中高职称占总人数53%,硕士以上学历占总人数92%,目前学科凝练四个研究方向:民族文学与翻译、北方民族文学关系研究、民间文化研究、民族影视与地缘文化研究等。目前学术梯队的学缘结构、职称结构与年龄结构比较合理,均有较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,具有较强的团队研究优势。
开云注册以本学科为基。2018年成立中国民族文学研究中心,力争开拓本地区民族文学研究的新路,加强对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研究与批评,加强对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研究,少数民族文学与相关文献资料的系统收集和整理工作,为繁荣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。